由奈說

展覽 | 背令旗的人-揭開乩身的神秘面紗

因為對廟宇文化有點興趣,前陣子和老爺一起去看了「背令旗的人」

展區在 烏邦圖UBUNTU書店 的一樓

很喜歡他這個展覽標準字的設計與配色

狂放不羈的硃砂紅,很有寫符咒的感覺

在展區的正中間,看到了令人熟悉的扶乩的椅子

感覺上每個乩身需要的媒介都不盡相同,甚至是不需要媒介

不過可能是先入為主吧!總是對這個椅子感到很熟悉的

策展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台南這些廟宇的乩身

其中有文乩也有武乩(不過沒有特別看到靈乩就是)

武乩

起乩大多會操五寶(七星劍,刺球,月斧,鯊魚劍,銅針棍等等),武乩起乩時,看個人修行程度,有時會有見血的傷口。不過根據身邊乩身朋友所說,起乩時受的傷通常復原較快,我想應該也是另外一種神明庇佑吧!降駕方式較為強烈,較適合驅邪、鎮鬼、壓制等等。

文乩

較為柔性的降駕,起乩時多為靜坐、轉圈、鑾轎等等柔性方式,因降駕方式較為柔和,多為祈福、祭改、補運、補財等等。

展覽中有詳細介紹六位乩身,從如何感應到接受的過程

每個人的職業、性別、年齡等等也不盡相同

唯一比較熟悉的就是,這五位乩身中有四位和由奈身邊的乩身一樣

起乩前都會瘋狂打嗝或是想吐等等的

其實台南廟宇很多,有時候去參拜的時候也是會遇到一些乩身

或許在尚未修行的時候,身體的反應是最直接的告訴我們神明降駕了吧!

對於廟宇文化很有興趣,但其實都了解不深

喜歡家將的妝容與走位

也對於乩身的種類與反應感到有興趣

曾經聽過神明會選擇有緣人成為乩身

大多不可拒絕,輕則身體不適、重則諸事不順

或許,被神明選中的人除了是有緣人外

也是神明們希望他們去修行的人吧!

對於未知的世界我們真的無法真的確定是否存在

畢竟可以告訴我們的人都已經無法告訴我們了

就由奈覺得,世界這麼大有什麼不可能的呢?

心中若有信仰,可以讓人變的強大,讓自己變得更好

那麼又何必在乎是什麼宗教呢?

佛或魔在每個人的意識中可能都有不同的形象

心存善念變成佛

心有罣礙、執迷不清變成魔

人生難得走一遭,或許都是努力將自己的心魔解開

若解開了,活這一趟也值得了對嗎?

錯過了這次展覽沒關係,台南美術館還有廟宇文化的展覽喔!

台南廟宇文化迷人又神秘,是不是也可以寫寫廟與相關的文章呢?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